羅伯派丁森的陰鬱氣質+中二感,非常適合表現年輕版蝙蝠俠的不滿、哀傷與憤怒,而且還很帥。
年輕的老爺在一個復仇使者與求道者的平衡之間,隨著劇情推演也不斷成長,歷經了混亂的高譚市、謎語人事件。在三個小時的片長之後,領悟了惡人們畏懼比他們更暴力的蝙蝠俠,但好人們需要的是帶領他們前進的希望象徵。
有沒有覺得這很像,呃,黑暗騎士三部曲 XD
對沒錯,其實本片劇情方面確實並無太多創新,但是相對的麥特李維斯把所有大家喜愛的蝙蝠俠元素整合的非常好,這也是個人最欣賞這部電影的地方。
簡單俐落的片名-蝙蝠俠 (The Batman),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
因為我自己在觀影前除了片名及羅伯派丁森以外,什麼資訊都盡量排除不接觸。(雖然還是被捏了點)
原本以為除了「蝙蝠俠」這個元素以外,其他資訊都是次要的,想要獨立開創新局的意味,類似瓦昆的JOKER那樣。
但看完之後,才知道事情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 (??
李維斯的意圖是所有大家想要的這裡通通都有,我就是萬法歸宗的 The Batman 。
I am Vengeance
I am the Night
I am Batman!
片中不斷強調的復仇及黑夜,很難不讓人想到這經典的台詞,而這或許也是導演麥特李維斯的用意。
以個人的角度而言,不管有意無意,這次的新蝙蝠俠電影 The Batman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是梗的致敬大作,過去接觸過任何蝙蝠俠作品的人應該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感覺 (??
黑白勾結的設定很有美劇Gothem的味道,一個混亂中由黑幫掌權的黑暗城市。這種較為寫實的設定,作為一個新的蝙蝠俠作品是很不錯的開局。
片頭的小丑臉臉小混混還有劇末混亂的高譚市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瓦昆版的JOKER,甚至連簡單俐落的片頭標題表現方式都很像在致敬JOKER。
工業風的蝙蝠洞則類似諾蘭經典黑暗騎士,從蝙蝠裝設計也很像混合了黑暗騎士及遊戲阿卡漢騎士的設計。本片的架構也十足是恐懼>混亂>希望,諾蘭三部曲的濃縮版。
其他還有一些小地方比方說自己割斷電纜承受墜落的風險還有一些在隧道裡騎車的橋段個人也覺得很致敬,不過大概是藍色窗簾 XDD
但另一方面老爺面罩的尖角、蝙蝠車的流線型設計還有大噴火,又會讓人聯想到90年代的風格。
能夠把這麼多梗和角色在這部片裡完美融合,真的是服了李維斯。
然而雖然很多致敬梗,本片呈現出來的面貌卻是全新的格局與感受。
前面多次提到黑暗騎士,劇情架構也有些類似黑暗騎士三部曲,但本片陰鬱黑暗的風格,加上本片的老爺並沒有花花公子或大企業家的那個面向,更多了不少壓抑緊繃的感覺。
所以個人覺得,雖然劇情方面確實並無太多創新,但李維斯塑造了一個新的高譚市,並且好好地介紹了派丁森老爺。
李維斯成功開創了新的蝙蝠俠(系列)電影格局,這也是個人最欣賞這部電影的地方。
此外,本片打鬥的部分算是優秀,動作跟音效都不錯,不太炫炮但拳拳到肉,除了偶而有點隨便但大部分痛揍對手都很爽快 XD
雖然大家都被查導養壞胃口了,但這種樸實的打鬥方式也還蠻符合本片的蝙蝠俠。
文戲的部分很優秀,劇情本身不太複雜但整體氣氛實在表現得很好,跟瑟琳娜的交流也都很畫龍點睛,不會讓人覺得流俗或過於煽情。
比較可惜的大概是謎語人的謎語也太寫實(無趣),少了點其他版本謎語人的惡趣味。
另外蝙蝠俠成為高譚市的英雄與希望的部分,前面鋪陳較少,最後帶出這個結論,心境轉變上實在不夠有力 XD
不過在眾多優點的本片中,這些地方姑且也是瑕不掩瑜啦。
總之個人算是經歷了非常滿足的三個小時觀影過程,不過有點驚喜應該會更好 XD
(看到貓頭鷹卡片還以為想說會不會是貓頭鷹法庭!)
整部片的調性都是黑暗風格,角色塑造又很到位,很適合喜歡漫畫的原作粉。
但不僅是漫畫,如果你是任何一部蝙蝠俠作品的愛好者,那這部由麥特李維斯及羅伯派丁森呈現出來的黑暗高譚市大作,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